1.組建農化服務團隊,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農藝師,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促成特有的農戶服務知識體系。
2.與科研院所或土肥站聯合,共建化驗室及生物菌劑培養(yǎng)車間,確保生物有機肥的菌種及產品質量,并不斷研發(fā)新品種,以滿足市場的需求。
3.配置測土儀器、農化服務車,大學生和農藝師搭檔,深入田間地頭,堅持測土配肥,為農戶解決實際問題。
4.充分利用資源優(yōu)勢,制造具有市場差異化的產品,徹底打消農戶的疑慮,讓其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。
5.測土配肥的同時,完善各地數據庫,根據不同地區(qū)不同作物建立配方并保存于數據庫中。
6.生物有機肥目前的大問題在于農戶的認知不足,存在好多誤區(qū),比如有的整年只用生物有機肥,無論底肥追肥;有的用了生物有機肥,馬上就代替殺菌劑;有的生物有機肥不是好肥料,含氮磷鉀太低,無效果等等,這些都是使用生物有機肥的大忌,如果不能正確引導農戶,很容易出問題。通過開現場會、科技講座,可以讓一部分農戶認識生物肥,對于接受能力差的農戶,一次講座還不夠還需要做進一步更細致的工作,比如上門講解等。
7.雖然市場太大,農化服務人員有限,但即便不能在每個村都設立科技示范戶,也要爭取做到讓農戶自己做農藝師,帶動整個村的農藝水平上一個新臺階。
8.每年年底在各個主要鄉(xiāng)鎮(zhèn)開現場會,舉辦現場有獎知識問答,不斷深化農戶使用生物有機肥的意識,以帶動這一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。